播撒乡村文明的种子
“每天晚上大伙儿都喜欢聚在这里,扭扭秧歌,听听戏,很过瘾呢!”9月18日,在鱼台县罗屯乡大闫村健身活动广场,村民闫领阶乐呵呵地说。记者看到,在这个1200多平方米的广场上聚满了村民,有的坐在石凳上聊天,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锻炼,有的打腰鼓,还有的跳广场舞,热闹劲儿不亚于过大年唱大戏的场面。有村民告诉记者,自从县里派来的李书记协调20余万元为村里建了这处场所,每晚八九点村民都乐得来此健身娱乐,生活习惯改变了许多,打牌的、怄气的都变少了。
闫领阶所说的李书记,就是到该村任“第一书记”的鱼台县科协副主席李木。今年3月来到大闫村后,他经常深入农户,倾听民声。了解到村民对健身等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加了,但是农村文化生活和健身设施却都面临不足。为此,李木多方面筹集资金,为村里新建了一处农民健身活动广场,占地面积近3600平方米,还高标准配备了健身器材、灯光音响、大型电子屏,凉亭等娱乐、健身和休闲设备。
据了解,广场刚投入使用时,主要是以打腰鼓、扭秧歌的群众居多,还都是中老年人,最近却出现了一批跳广场舞的,有年轻的媳妇也有婆婆们。广场舞的指导教师是村里的幼师冯红梅,她说:“刚开始大家都有点害羞,感觉放不开,但时间长了,大家习惯了,就越来越放开了,关系也越来越和谐,玩起来也特别高兴。” 跳舞不仅能锻炼身体、娱乐身心,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倡导文明新风、弘扬文明风尚。”张华珍说,一开始教村民跳舞,也是想接触一下,当看到社会上有一些不良现象,就尝试着将传授舞蹈与弘扬孝贤文化和文明新风结合起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才真正开心快乐。
7月份,为响应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号召,扮靓村容村貌,李木又瞄上了健身活动广场西南部近30亩的河塘,周边的地盘种上了垂柳及长青绿化植物,河塘中心设计了凉亭,供村民乘凉休闲。同时,加强村基层文体硬件设施建设摆上了李木与村两委的重要议程。7月26日,他协调资金,为大闫村文体广场安上了大屏幕液晶电视。后来,他又协调县教体局免费为村里提供了1副篮球架、2副兵乓球台子……用村民的话说:“环境好了,心情舒畅了,日子越过越有劲了。”
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他积极协调广电、通讯等部门,为400余户村民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为40余户村民安装了宽带。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无一辍学。切实救助困难学生,目前共救助困难学生4名,累计救助资金2000元;广泛动员大闫村村民参加新农合、新农保,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新农保参保户和村民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李木对记者说,村民的头脑要充实,腰包也要鼓起来,帮助农民增收就成为他心目中的“大事儿”。对此,李木近期立足村情,多方考察,认定发挥地域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闫村以种植大蒜、棉花为主,土壤中含钙、铁量较高,所产大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他不光策划为村里的大蒜做品牌宣传,还主动联系客户,为大蒜种植打通销路,让村民的腰包变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