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山东农业大学首先进行无土栽培生产试验并成功。80年代中期,进口的温室及无土栽培设施相继投产。在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营养液膜法 作物的根系在栽培槽内直接与营养液接触,营养液深度不到1厘米,营养液循环利用。南京市蔬菜研究所大力推广这种方法。
(二)深液流法 作物的根系浸在营养液里,营养液深度一般为5~10厘米,温度变化比较平缓。广东省推广面积较大。
(三)浮板毛管水培法 在深液流法的基础上,在栽培槽内增加一块厚2厘米、宽12厘米的泡沫塑料浮板,根系可以在浮板上下生长,便于吸收水中的养分和氧气,以及在空气中直接吸氧。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在江浙等地大力推广这种系统。
(四)袋培 用白色聚乙烯袋(规格为70厘米*30厘米),内装基质18升,用滴灌法浇营养液。
(五)鲁sc无土栽培法 这种方法由山东农业大学首创,栽培槽为“v”字形等边的金属槽,离基部5厘米做个铁丝网,上铺基质,用营养液循环灌溉。这种方法在山东省胜利油田及新疆等地推广。
(六)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目前 是采用槽式栽培,即用3块砖平地叠起,高15厘米,内径宽48厘米,长5~15米。依温室的类型而定,底部要用塑料薄膜隔离,以防土壤病虫害入侵。生产过程中全部或大部分使用有机肥,以固态方式施入,灌溉时只灌清水。耗能低,灌溉提成出液对环境无污染,因此称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这种方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要求,受到广大生产者的欢迎。
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是要向有机农业发展,无土栽培也应顺应这个发展趋势。把有机农业与无土栽培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无土栽培在全国的农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