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花菜黑斑病又称黑霉病,是青花菜的一种普通病害。各地均有分布。近年在一些地区的发病率达到60%左右,发病较重的田块病株率高达100%。
【典型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茎、叶柄。
叶片发病多从外叶开始,初为水渍状小点,后发展为褐色至黑色小点,温度高时病斑迅速扩大为灰褐色圆形病斑(图1)。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较大,直径5~30 mm,病斑有黑色霉状物,叶片病斑多时,汇合成大斑。叶片病斑发生很多时,容易变黄早枯。一般在生长中后期,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肥力木足,则发病严重。茎和叶柄染病,病斑长梭形,呈暗褐色条状凹陷,具轮纹。
【防治措施】
种子处理。
用50℃温水浸种20~30分钟后立即移入冷水中降温,晾干后播种。用种子重量0.2%~0.3%扑海因拌种,也可用根腐灵200倍液浸种2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
农业防治:
采用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及时做好清园工作,清除病残体。
种植地块要求排水通畅;土壤要进行深耕翻晒,定植地筑成深沟高畦,沟深30厘米,在秋季雨水多时可起到排渍作用。15米宽的畦栽2行,适当增加株距,有利于通风降湿。保护地栽培,当早春定植时昼夜温差大,白天20~25℃,夜间12~15℃,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温湿度,尤其是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结合防治细菌性病害,还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1次,根据病情防治1~3次。
保护地栽培在发病初期每亩喷撒5%百菌清粉剂 l kg,隔7~9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00~250 克熏l夜,次日清晨及时放风排烟。
【典型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茎、叶柄。
叶片发病多从外叶开始,初为水渍状小点,后发展为褐色至黑色小点,温度高时病斑迅速扩大为灰褐色圆形病斑(图1)。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较大,直径5~30 mm,病斑有黑色霉状物,叶片病斑多时,汇合成大斑。叶片病斑发生很多时,容易变黄早枯。一般在生长中后期,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肥力木足,则发病严重。茎和叶柄染病,病斑长梭形,呈暗褐色条状凹陷,具轮纹。
【防治措施】
种子处理。
用50℃温水浸种20~30分钟后立即移入冷水中降温,晾干后播种。用种子重量0.2%~0.3%扑海因拌种,也可用根腐灵200倍液浸种2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
农业防治:
采用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及时做好清园工作,清除病残体。
种植地块要求排水通畅;土壤要进行深耕翻晒,定植地筑成深沟高畦,沟深30厘米,在秋季雨水多时可起到排渍作用。15米宽的畦栽2行,适当增加株距,有利于通风降湿。保护地栽培,当早春定植时昼夜温差大,白天20~25℃,夜间12~15℃,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温湿度,尤其是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结合防治细菌性病害,还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1次,根据病情防治1~3次。
保护地栽培在发病初期每亩喷撒5%百菌清粉剂 l kg,隔7~9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00~250 克熏l夜,次日清晨及时放风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