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和图2为矮后墙后屋面拱型日光温室和高后墙短后屋面拱形日光温室的尺寸和建筑做法示意图。图1矮后墙长后屋面拱形日光温室前屋面用直径3厘米左右的细竹竿或宽4~5厘米的竹片弯成拱形,即为拱架,拱架间距0.6~0.8米。一般设有三排支柱,支柱粗可用直径10~15厘米的杂木,或10~12厘米见方的钢筋水泥柱。中柱应稍向北倾斜(约6°~8°),前排支柱地上部分高1.2米,距采光面底脚0.8米,稍向南倾斜(约10°);中排支柱高约1.9米,距前沿底脚2.0米。支柱每隔3.0米(一间)设一排,支柱地下部分深度25~30厘米。一般来说拉杆与拱杆之间并不直接联结,而是在拱杆下方先固定一根15~25厘米长的小木柱,在木柱下再固定纵向拉杆,这种做法叫做悬梁吊柱。前屋面脚外侧挖防寒沟,宽40~50厘米,深40~60厘米,长度略长于温室。防寒沟内填充干碎草、麦秸、煤碴等隔热物,上面再踩一层10厘米厚的干土层,防止雨水渗入沟内,保持沟内填充物干燥。后墙一般用夯实土筑成,也有用砖、石砌成。土墙的百度0.5~1.0米不等,砖、石墙0.5~0.8米不等,视各地的气候条件而定。在冬季寒冷的地区,后墙和后屋面复杂,后墙与中柱间架柁,一般使用直径为10~15厘米,长3.0米的硬杂木。在檩上码放用玉米秸或高粱秸捆扎成的箔,其上再铺一层废旧的塑料薄膜,薄膜上再抹两遍泥,待泥干后再铺30厘米厚碎稻草或玫秸,上面再抹草泥防水,后屋面总厚度视各地气候条件达60~70厘米,在严寒地区为了提高保温性,后屋面上有时培干土,有时铺整捆玉米秸或稻草。
到于高后墙短后屋面温室的建筑做法与矮后墙长后屋面的做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建筑尺寸略有不同而已(图2)。
到于高后墙短后屋面温室的建筑做法与矮后墙长后屋面的做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建筑尺寸略有不同而已(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