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芬洛型玻璃温室
Venlo型温室系我国引进的玻璃温室的主要形式,为荷兰研究开发而后流行全世界的一种多脊连栋小屋面玻璃温室,温室单间跨度为6.4m、8m、9.6m、12.8m,开间距3m、4m或4.5m,檐高3.5~5.0米,每跨由两个或三个(双屋面的)小屋面直接支撑在桁架上,小屋面跨度3.2m,矢高0.8m,近年有改良为4.0m跨度的,根据桁架的支撑能力,还可将两个以上的3.2m小屋面组合成6.4m、9.6m、12.8m的多脊连栋型大跨度温室。可大量免去早期每小跨排水槽下的立柱,减少构件遮光,并使温室用钢量从普通温室的12~15kg•m²减少到5kg•m²,其覆盖材料采用4mm厚的园艺专用玻璃,透光率大于92%,由于屋面玻璃安装从排水沟直通屋脊,中间不少加檩条,减少了屋面承重构件的遮光,且排水沟在满足排水和结构承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排水沟的截面,提高了透光性。开窗设置以屋脊为分界线,左右交错开窗,每窗长度1.5m,一个开间4m,设两扇窗,中间1m不设窗,屋面开窗面积与地面积比率为19%,若窗宽从传统的0.8m加大到1.0m,可使通风窗比增加到23.43%,但由于窗的开启度仅0.34~0.45m实际通风面积与地面之比仅为8.5%和10.5%,在我国南方地区往往通风量不足,夏季热蓄积严重,降温困难,这是由于该型温室原来的设计只适于荷兰那种地理纬度虽高,但冬季温度并不低的气候条件。近年各地正针对来热带地区气候特点加大温室高度,檐高从传统的2.5m增高到3.3m,直至4.5m、5m,小屋面跨度从3.2m增加到4m,间柱距离从4m增加到4.5m、5m,并在顶侧通风、外遮阳,湿帘——风机降温,加强抗台风能力,加固基础强度,加大排水沟,增加夏季通风降温效果。
随着世界温室向南方温暖地带拓展和提高设施利用率的发展趋势,一种高开放度、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换气的新的开放型温室、换气窗大型化的温室,正在研究开发中,以下介绍常见的几种开放型冬夏兼用温室。
二、里歇尔温室
法国瑞奇温室公司研究开发的一种流行的塑料薄膜温室,在我国引进温室中所占比重最大。一般单栋跨度为6.4m、8m,檐高3.0~4.0m,开间距3.0~4.0m,其特点是固定于屋脊部的天窗能实现半边屋面开启通风换气,也可以设侧窗,屋脊窗通风,通风面为20%和35%,但由于半屋面开窗的开启度只有30%,实际通风比为20%和16%,而侧窗和屋脊窗开启度可达45度,屋脊窗的通风比在同跨度下反而高于半屋面窗。就总体而言,该温室的自然通风效果均较好。且采用双层充气膜覆盖,可节能30~40%,构件比玻璃温室少,空间大,遮阳面少,根据不同地区风力强度大小和积雪厚度,可选择相应类型结构,但双层充气膜在南方冬季多阴雨雪情况下,影响透光性。
三、卷膜式全开放型塑料温室
连栋大棚除山墙外,顶侧屋面均通过手动或电动卷膜由下而上卷起通风透气的一种拱圆形连栋塑料温室。其卷膜的面积可将侧墙和1/2屋面或全屋面的覆盖薄膜通过卷膜装置全部卷起来面成为与露地相似的状态,以利夏季高温季节栽培作物。由于通风口全面覆盖凉爽纱而有防虫之效。我国国产塑料温室多采用此形式,其特点是成本低,夏季接受雨淋溶可防止土壤盐类积聚,简易、节能、利于夏季通风降温,例如上海市农机所研制的GSW7430型连栋温室和GLW7.5智能型温室,都是一种顶高5m、檐高3.5m,冬夏两用,通气性良好的开放型温室。
四、屋顶全开启型温室
最早是由意大利的Serre Italia公司研制成的一种全开放型玻璃温室,近五年在亚热带暖地逐渐兴起成为一种新型温室。其特点是以天沟檐部为支点,可以从屋脊部打开天窗,开启度可达到时垂直程度,即整个屋面的开启度可从完全封闭直到全部开放状态,侧窗则用上下推拉方式开启,全开后达1.5m宽,全开时可使室内外温度保持一致。中午室内光强可超过室外,也便于夏季接受雨水淋洗,防止土壤盐类积聚。可依室内温度、降水量和风速而通过电脑智能控制自动关闭窗,结构与Venlo型类似。
此外,一种适合南方暖地、自然通风效果优于一般塑料温室的锯齿型温室,正在研发推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