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方位是指温室屋脊的走向,由于采光屋面必须向阳受光,东西山墙和后墙为保温围护结构,所以其方位应为东西延长,坐北朝南。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寒冷冬季,早晨为了保证温室温度,揭苫时间较迟,为了更多地利用中午至午后直射光,其方位宜设计为正南或偏西5°~7°。
为了使温室内部更大限度地接受太阳辐射,采光屋面角(采光屋面与地面水平面的夹角)的设计十分重要。太阳光照射到采光屋面薄膜上后,大部分透过薄膜进入温室,另外一部分被薄膜吸收和反射掉。太阳光线的透过率取决于光线与采光屋面所构成的入射角,入射角越小,透光率越大。在某一地区其地理纬度和当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是相对固定的,科技人员经过多年探索,从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和蔬菜作物光合作用对光温的需求综合考虑,总结出了合理采光屋面角的计算公式:
α=30°+(φ一40°) x0.2
式中:α为采光屋面角;
φ为当地地理纬度。
后屋面角指后尾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后尾面是保温吸收储存热量的主要载体之一,研究表明,它还能增加反射光线,因此其仰角、厚薄及组成对日光温室意义重大。为了使冬至中午太阳光能直射到后屋面内部,后屋面角应大于当地冬至日太阳高度角7°~8°,这样就可以使后屋面在11月至翌年2月中午前后接收到太阳直射光线。
透明覆盖物主要指塑料薄膜,口前我国塑料薄膜主要有聚乙烯、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
另外,采光屋面骨架材料。如果采用竹木结构或竹木水泥混合结构,虽造价低廉,但由于需要设置立柱,增加了遮阳,减少了透光量,影响室内作业,因此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发展无立柱水泥预制结构和钢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