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地规划
1.庭院果树温室:应建造在房屋前面有8-10米宽的空闲地上,南面、东面、西面应无高大建筑物遮光,东西长度均可超过15-20米.
2.房后果树沮室:在房屋后面建造温室,需计算好温室前沿与房屋的距离。以免遮光。以北纬400地区为例,温室前底脚与房屋最高处垂直于地面点的水平距离最好是3倍.
3.田间果树温室:尤其在建较大规模的温室群时,应统一规划。确定方位和每排温室之间的距离与温室的跨度应基本相同,形式要一致。统一设置通电线路、道路系统、排灌系统。有条件的,可建配套的塑料大棚养鸡或养猪,已解决其肥源循环利用,形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二)温室走向(建造方位),主要考虑将来的采光和保温以及生产中不同形式的棚架结构、不同的生产目标管理等因家,其温室建造方位也应略有差别。我国北方的冬暖棚(不加温的日光塑料温室)几乎全部都是坐北朝南,东西走向建造。当前生产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东西走向应略偏东一点,可早些接受光照;另一种是东西走向应略偏西一点,认为冬季的日光塑料温室,不能过早揭苫.否则,温室内温度不仅不能上升,反而降低,应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揭掉草帘使其升温。温室走向偏西一点,可延长下午室内光照,有利于夜间保温。通过调查对比,认为东西走向偏东或偏西(一般偏角30-50),对环境管理和树体生长发育均影响不大。应根据当地的纬度、气候特点、便于管理等灵活掌握。
春暖式塑料温,保沮不是第一位考虑的因素,光照却是首要的。所以,生产中多采用南北走向,也有东西走向的。至于选择哪一种方位更好些,有待于进一步进行调查对比。
(三)温面积每栋温室或大栩的面积以300^-450平方米较为适宜.过小或过大均不利于温湿度调节和管理。
(四)温室跨度是指整个大棚或温室的内部宽度。一般以6-8米为宜。一般情况下,跨度增加1米,要相应增加脊高0.2米,后坡宽度增加0.5米。
(五)温室高度是指温室的棚顶最高度。温室的高度直接影响日光沮室的空间体积及光热状况.也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合理的高度,可提高白天的采光能力,增加室内蓄热量。在有保温措施的情况下,可大大缓减降温速度。如温度过高,后摘随之要加高。这样,不但费料投资大,也给夜间保温带来困难。如温度太低,在其长度和跨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体积变小了,虽然受光后升温快,但室内热容量变小,夜间降温快,保温性能很差。温室的缓冲能力弱,空气对流和热辅量小,遇到低温、寒流、阴雨天,容易造成冻害和光照恶化。合理的温室高度应以“高跨比”作参照指标.“高跨比”是指温室高度与跨度的比值。但“高跨比”中的跨度并不是指所有温室的实际跨度,一般是指由高光光源点向地面引垂线,垂线以北不计算,而是以计算乖线以南到前底线的水平距离作为“高跨比”中的跨度.合理的“高跨比”应为0.5-0.7,
(六)温室的长度生产实践证明,棚室过长(超过80-100米)或过短(小于20-30米)均对光照状况、生产管理产生不良的影响.胡室长度以 40-70米为宜。
(七)一室的坡度(屋面角)屋面角是指采光拥面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屋面角决定棚室的倾斜度.它也影响棚室内的光照状况。屋面角的设置与太阳高度角有关,两者结合可在棚室面上形成不同的光照人射角.由于人射角的不同,光线的人射量和反射损失量也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的光照有效率,影响棚室内的光照状况。
(八)温室的前后坡比例果树保护地按前后坡的长度比例分为3种类型:一是短后坡式,其前后坡比例为5-6:1;二是长后坡式,前后坡比例为3:1;三是无后坡式。采光屋面大,光照条件好,增温快,是果树保护地中最常见,也最常用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