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Ⅰ型日光温室有日光温室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设计而成的(图8)。根据该院试验结果有如下特点:
第一,改进了采光曲面形状,进光量大,增温快,比普通温室增加进光量7%以上。
第二,改进钢骨架屋脊处的杆件布置,使其既便于施工(后坡承重板可放在上弦上),又保证了后坡保温层脊处的厚度,屋脊处杆件连接见示意图8。
第三,改承重骨架的实验设计为计算机优化设计,使用钢材量比鞍11型减少20%。每亩温室用钢材3.4吨。
第四,改骨架刷防锈漆为全镀锌,提高了防锈能力,减轻了与骨架接触处塑料膜的老化程度。
第五,改多层复合墙体珍珠岩隔热层为聚苯板隔热层,造价不提高,热阻提高42%-48%;后坡保温材料也由珍珠岩炉渣改为聚苯板。
第六.改传统的草帘纸被覆盖为新型保温被覆盖,热阻是普通草帘纸被的2倍,温室内平均气温、地温提高4-5℃。使用年限5年以上,平均每平万米每年不足2元。且卷放平整自如,重量为1.5千克/米2。
第七,改人工卷帘为电动机械卷帘,仅用5分钟即可完成卷帘工作,减轻了劳动强度。
第八,改土壤自然增温为地下热交换系统增温(图9)。热交换系统是在地下30--40厘米处用空心砖对接连成通风道,空心砖处用塑料包好防止土掉进通风道,每排通风道间隔0.5米,一边通向地上,一边与风机相连。通风道长度在25米以内,坡降3%。使用方法:上午10时左右当气温超过作物生长适温上限时,打开风机,将热空气吹向地下,蓄热提高地温,下午气温下降时关机。凌晨4时左右气温较低时打开风机.将蓄热通过风机吹向地上提高气温,揭帘时关机。白天可提高地温2--3℃.夜间可提高气温2--3℃。用空心砖作风道是目前最廉价的风道材料。
以上是温室优型结构的基本类型,可根据不同地区和经济条件选用,也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山东地区农民将一坡一立式温室改成微拱型琴弦式温室。冬季较寒冷地区农民还有将温室建成半地下式温室,以增加温室的抗寒保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