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育苗时期是根据保护设备类型、蔬菜种类、是否分苗、计划定植时期、管理方法和苗龄等决定的。同类蔬菜,要求机上定植期,则温室育苗晚于阳畦。在早春露地栽培中,喜温的果菜必需在断霜后定植,耐寒性强的叶菜可提前20天至一个月,如想再提前定植,必须准备相应的防寒条件。育苗中需进行分苗的蔬菜,每一次分苗要增加缓苗生长所需的5~10天的育苗期,但在相同育苗设备和同种蔬菜,其育苗时期也有一定幅度,这与育苗场所的土质、地势及育苗技术中的温度管理水平有关。例如对番茄育苗研究证明,不同温度管理下,达到相同定植苗龄所需育苗时间不同,而总积温数相近,也就是说,为培育出大小和充实程度相近的幼苗,育苗苗龄(天数)和温室水平有密切关系,水景医务室早控制稍低些,则育苗时间社会意识长一些。不论育苗时期长些或短些,早养苗或晚养苗,应该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到定植期秧苗达到适宜中苗龄和壮苗水平。
壮苗标准有二:一为生态的,即长相;二是生理的,即适应性。
生态标准:枝叶健壮,茎粗,节短,色深,叶厚而有光泽,根系粗壮,支根发达。果菜类出现花蕾(番茄、茄子长出6~8片叶,大椒10~12片叶,黄瓜展开4~5片真叶,甘蓝、菜花6~8片叶,豆类展开一片复叶)。
生理标准:生理活性较强,茎叶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细胞内含糖量高,原生质的粘性较大,幼苗对环境适应性抗逆性都较强,定植后再生能力好,吸收能力强,能迅速缓苗生长。